近日,諸暨西施故里景區內一款名為“西施醉”的雞尾酒悄然走紅,成為游客們競相“打卡”品嘗的網紅飲品。該酒以諸暨同山燒打底,不僅有著同山燒獨有的清香,還帶有甜甜的紅豆味,新奇獨特的口感讓不少游客眼前一亮。
同山燒酒質清澄,口感甘洌,素有“江南小茅臺”的美譽,作為諸暨特色白酒,一直有著較為固定的消費人群。但同山燒的消費者以中老年男性為主,很少有年輕人愿意主動選擇,這無疑給同山燒產業的持續發展帶來挑戰。類似的問題也困擾著紹興黃酒。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酒種之一,紹興黃酒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頑強的生命力,但它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普及率不夠高,與那些流行酒種相比,缺乏可觀的消費場景,影響了黃酒產業的整體發展。
無論是同山燒,還是紹興黃酒,都必須正視眼下發展中存在的短板問題。曾經的輝煌已成為過去,古老的酒種要想在時代的洪流中實現華麗轉身,就必須用全新的方式直達年輕消費群體的內心,真正接軌新時代的消費場景,讓更多的年輕人既愿意張嘴品嘗,更愿意開口宣傳。
值得肯定的是,我市一些酒企為了“撬”開年輕人的嘴,已經做了不少嘗試。如“古越龍山”推出黃酒棒冰,“會稽山”與“古茗”聯名推出“酒香沁烏龍”黃酒奶茶,“海半仙”開發出更符合年輕人口味的同山燒泡果子酒系列……這些有益的探索與嘗試,為傳統酒種的發展開拓了新的道路。但是,這樣的創新還不夠,對于改善黃酒、同山燒的產業現狀而言影響仍然有限。唯有讓更多的本土酒企積極行動起來,洞悉并掌握年輕人的消費需求,做好多平臺的宣傳、培訓、科普工作,推出真正的年輕化的產品,才能讓本土特色酒既守得住經典,也當得了網紅。
作者:戚高晟編輯:陳文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