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是建黨百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開局之年。面對嚴峻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復雜的國際形勢,全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忠實踐行“八八戰略”,奮力打造“重要窗口”,聚焦高質量發展,扎實推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工作,全力打造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市域范例。經濟運行穩中有升,民生福祉保障有力,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。
初步核算,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(GDP)6795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8.7%;與2019年相比,兩年平均增長6.0%。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增加值227億元,增長2.5%,兩年平均增長2.3%;第二產業增加值3228億元,增長10.7%,兩年平均增長6.2%;第三產業增加值3340億元,增長7.4%,兩年平均增長6.2%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27875元(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9821美元),比上年增長7.9%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.7:45.4:50.9調整為3.3:47.5:49.2。
圖1 2021年各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
全年財政總收入955億元,比上年增長11.9%。其中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4億元,增長11.1%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14億元,比上年增長7.1%。其中,民生支出528億元,增長6.1%,占比73.9%。兌現減稅降費政策資金共計308億元,增長24.0%。
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.4%。八大類消費品價格同比“七漲一跌”。其中,上漲的有:交通通信3.2%、教育文化娛樂2.6%、食品煙酒2.3%、生活用品及服務0.7%、居住0.4%、衣著0.1%、醫療保健0.1%;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4.2%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7.5%,購進價格上漲15.1%。
表1 2021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
全年新設在冊市場主體10.06萬戶。其中,企業3.06萬戶,比上年下降2.5%;個體工商戶6.99萬戶,下降0.3%?!皞€轉企”2346家。年末在冊市場主體68.07萬戶,比上年末增長3.9%。其中,企業22.94萬戶,增長6.9%。
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1.22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3.5%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23.06千公頃,增長0.9%。其中,冬小麥種植面積8.64千公頃,增長19.5%;早稻面積13.55千公頃,下降17.3%;晚稻面積67.50千公頃,下降3.9%。冬油菜籽播種面積10.95千公頃,增長10.0%。糧食總產量79.29萬噸,增長0.4%。茶葉總產量4.23萬噸,增長0.8%。年末生豬存欄54.97萬頭,比上年末增長7.0%;其中能繁母豬存欄5.14萬頭,下降23.9%。水產品產量12.74萬噸,增長3.5%。
表2 2021年農業生產情況
建立省級水稻綠色高產創建示范區12個、攻關方3個,建立旱糧示范區7個,建成省級數字農業工廠13家。年末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3905家,家庭農場3276家,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8家。
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26.95億元,增長11.5%?;鞠w經濟年經營性收入30萬元以下相對薄弱村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8472元,增長13.3%。全面消除家庭人均收入9000元困難農戶現象。實施“閑置農房激活計劃”,帶動農戶就業29863人,分別帶動村集體、農民年增收3.36億元、6.25億元。
新認證綠色食品34個,有效期內的綠色食品166個,無公害農產品522個,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農產品17個,綠色優質農產品認證率58.8%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96.8%,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率90.0%、處置率100%,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96.0%。
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34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15.8%,兩年平均增長10.2%。規模以上工業35個行業大類中,25個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;18個行業兩年平均增速在10%及以上。增加值總量前十位行業中,紡織業、通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2.2%、27.6%,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0.1%、18.9%;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下降23.4%,兩年平均下降9.6%。
表3 2021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
規模以上工業中,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.8%,占比57.9%;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1.0%;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7.2%。規模以上工業五大傳統產業增加值增長7.8%。
表4 2021年主要產業增加值情況
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586億元,比上年增長13.3%。其中,化學纖維制造業、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、紡織業分別增長108.1%、92.4%、39.3%。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7739億元,比上年增長21.2%,營業收入利潤率7.6%。
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全年實現總產值4881億元,比上年增長7.9%。新開工裝配式建筑1008.24萬平方米,增長7.6%,占新建建筑比例32.7%。
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2.3%,兩年平均增長9.5%。其中,民間投資增長12.5%,生態環保、城市更新和水利設施投資增長7.8%,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0.0%,制造業投資增長23.9%,交通投資下降1.9%。
房地產開發投資1027億元,比上年增長14.0%,兩年平均增長11.5%。其中,住宅投資782億元,增長14.2%。商品房銷售面積1121.53萬平方米,銷售額1734億元,分別比上年下降10.2%、4.5%,兩年平均分別增長0.7%、13.8%。
75個省重點建設項目、9個省集中攻關在建項目投資完成率分別達136.0%、126.0%,居全省前列。74個省“4+1”重大項目和255個省“六個千億”投資工程項目投資完成率分別達114.4%、119.3%。29個省市縣長項目開工率100%。
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77億元,比上年增長6.7%,兩年平均增長2.6%。按經營地統計,城鎮、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分別增長5.6%、10.0%,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.7%、5.1%。按消費類型統計,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、餐飲收入額分別增長6.8%、25.2%,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.3%、15.9%。
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中,按占比從高到低,汽車類零售額比上年下降1.1%;石油及制品類增長41.4%;服裝、鞋帽、針紡織品類增長47.9%;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21.8%;糧食、食品類增長15.0%;中西藥品類增長66.3%;金銀珠寶類增長40.6%;通訊器材類下降56.8%。
表5 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
全年實現網絡零售總額857億元,比上年增長14.6%;實現居民網絡消費總額814億元,增長8.2%。
年末納入統計的商品交易市場302家。其中,成交額超億元市場59家,超十億元市場15家,超百億元市場6家。全年商品市場成交額3906億元,比上年增長3.2%。其中,消費品市場成交額2614億元,增長4.8%,生產資料市場成交額1292億元,與上年基本持平。
全年貨物進出口2993億元,比上年增長16.1%。其中,出口2757億元,增長15.5%;進口236億元,增長23.1%。按貿易方式分,加工貿易進出口158億元,一般貿易進出口2676億元,其他貿易進出口159億元。有進出口國家和地區217個?!耙粠б宦贰毖鼐€國家進出口1247億元,比上年增長20.0%。其中,出口1200億元,增長21.2%。
表6 2021年貨物進出口主要分類情況
實現服務進出口總額132億元,比上年增長7.2%。其中,服務出口總額112億元,增長8.2%;服務進口總額20億元,增長2.0%。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服務出口總額36億元,增長21.3%,占服務出口總額31.6%。
跨境電商出口119億元,增長20.6%。
全年新批外資項目216個,合同外資19.42億美元,比上年下降33.7%。實到外資7.59億美元,增長5.3%。新引進總投資億美元以上項目5個,實到外資3000萬美元以上制造業項目、5000萬美元以上服務業項目4個。
全年貨物運輸總量1.96億噸,比上年增長10.1%。其中,公路貨物運輸總量1.78億噸,增長10.6%;水運貨物運輸總量1828.77萬噸,增長5.5%。貨物運輸總周轉量184.27億噸公里,增長10.1%。其中,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145.78億噸公里,增長11.7%;水運貨物運輸周轉量38.49億噸公里,增長4.4%。全年累計完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91080標箱,下降8.3%。
旅客運輸總量837.23萬人次,比上年下降22.5%。其中,公路旅客運輸總量760萬人次,下降25.7%;水運旅客運輸總量77.23萬人次,增長35.9%。旅客運輸總周轉量8.66億人公里,下降41.7%。其中,公路旅客運輸周轉量8.63億人公里,下降41.9%;水運旅客運輸周轉量353.10萬人公里,增長70.3%。
年末機動車保有量181.70萬輛,比上年末增長6.8%。其中汽車166.69萬輛,增長6.1%。
杭甬高速孫端互通、鏡水路南延、諸暨官莊至弦腔公路建設工程等項目建成通車,紹興南部綜合交通樞紐完成整體竣工驗收。軌道交通1號線柯橋段開通運營,紹興進入“地鐵時代”。杭紹臺鐵路建成,實現“縣縣通高鐵”。
全社會用電量515.79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13.8%。其中,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54.95億千瓦時,增長5.1%。工業用電量393.54億千瓦時,增長14.4%。全社會最高負荷919.82萬千瓦,增長12.0%。
建成投產杭紹臺鐵路浙江紹興東關牽引站220kV外部供電配套工程、110千伏梅渚輸變電工程等15項重點工程。全年建成城市公共充電站30座,充電樁198臺。充電量比上年增長57.5%。全年完成電網投資22億元,紹興電網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達202座。
全年郵電業務收入76.50億元,比上年增長13.6%。年末電話用戶數(含小靈通)97.91萬戶,下降7.7%。移動電話用戶數(通話用戶)642.32萬戶,增長6.6%。固定電話普及率21.91號線/百人,下降7.6%。移動電話普及率143.74部/百人,增長6.8%?;ヂ摼W用戶數(不含手機上網用戶)239.57萬戶,增長8.9%。
全年新增5G基站5049個,年末共有5G基站12652個,基本實現全市主城區和重要鎮街5G網絡全覆蓋。
全市共接待游客2757.8萬人次,比上年增長5.1%,實現旅游總收入380.8億元,增長15.8%。其中,接待國內游客2757.1萬人次,國內旅游收入380.6億元,分別增長5.1%、15.8%。我市當選“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”。
年末全市有A級景區85個。其中,5A級景區1個,4A級景區18個,3A級景區39個。
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2291億元,比上年末增長12.4%。其中,住戶存款5705億元,增長8.4%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1717億元,增長15.6%。其中,中長期貸款余額7259億元,增長21.1%,短期貸款余額4076億元,增長6.4%。
表7 2021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
全年保費收入191.23億元,總賠付金額71.77億元,分別比上年增長5.6%、12.3%。其中,財產險公司保費收入68.38億元,賠付金額47.85億元,分別增長1.3%、7.2%;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122.85億元,賠付金額23.92億元,分別增長8.2%、23.9%。
全年新增股份公司178家,新增上市公司9家。年末累計實現上市公司92家,其中A股上市公司77家。全年共實現股權融資133.53億元,比上年增長12.2%。證券交易額66801億元,增長12.1%。
年末有普通高校12所,普通本??圃谛I?2.7萬人,比上年增長8.8%。中等職業教育學校(不含技工學校)18所,在校生(不含一年級技工生)4.54萬人。普通高中55所,在校生8.84萬人,下降1.9%。初中139所,在校生12.82萬人,下降2.9%,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9.2%。小學314所,在校生27.83萬人,增長3.8%,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%。幼兒園585所,在園幼兒14.29萬人,增長0.3%。專任教師6.05萬人,增長1.8%。
全市“雙減”工作學生滿意度98.7%,家長滿意度98.8%,均位列全省第二。
全國高中五大聯賽,斬獲金牌7枚。在第十五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(APIO2021)中獲得金牌11枚。
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21家、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147家。12家企業榮膺2021年度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百強,上榜數居全省第三。新認定省級技術創新中心1家、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家、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3家、省級企業研究院15家、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22家。獲省“尖兵”“領雁”研發計劃23項。21項科技成果獲省級以上科技獎,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、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、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、二等獎6項、三等獎12項。
積極引進培育高端科技創新人才(團隊),國家級和省級科技人才計劃入選數居全省前列。63名外籍人才入選省海外工程師,2家企業入選省級外國專家工作站,均居全省第二。
實施發明專利產業化項目225項,實現技術市場交易額144億元。新增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家、海外研發中心1家。新引進共建浙江大學紹興研究院、上海交通大學紹興研究院、天津大學浙江國際創新設計與智造研究院、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寬禁帶半導體研究院等4家研究院。
全年專利授權量38293件,比上年增長7.6%,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4137件,增長15.5%。
全年全社會研究和試驗發展(R&D)經費支出與生產總值之比預計為2.9%。
年末全市有公共圖書館7家,其中6家公共圖書館列入全省第一批“滿意圖書館”。博物館61家(含國有非國有)。全市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1800.03平方米。全年送戲下鄉1796場,送書下鄉296054冊,送展覽下鄉491場,文化走親90場,文化大巴70場,“越鄉蓮歌”48場。開展線上服務場次1400場,參與人次近815萬次。
年末有衛生機構2864個(含村衛生室1002個),比上年末增加32個。其中,醫院101個,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(服務站)653個。衛生機構床位數32342張,增長1.0%。其中,醫院床位25503張,增長5.8%。醫生數18108人,注冊護士數18899人,分別增長1.6%、9.9%。每萬人擁有醫療床位72.38張,比上年增加0.87張;每萬人擁有醫生40.52人,比上年增加0.69人。新建村衛生室57家,定向培養村醫128人,全市基層就診率64.4%,縣域內就診率90.3%。建成托育機構342家,千人托位數由2020年的1.29個增加到2.53個,建成母嬰室172家。
基層醫療機構“哨點”建設全覆蓋,閉環管理發熱病人27.1萬人次。全市累計接種新冠疫苗1127.1萬劑次,脫漏種率持續保持全省最低。建成標準化傳染病院(?。﹨^25個,完成5家疾控機構標準化改造,日檢測能力達30萬份,新增1家三甲綜合醫院。為15萬余名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,完成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20.9萬例、結直腸鏡檢查1.3萬例。
全年新建10個社會足球場、20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、8個村級全民健身廣場、30個“體育+公園”項目、100個百姓健身房、500公里健身步道(騎行道)。積極創建浙江省運動休閑旅游示范基地、精品路線、優秀項目,獲評2條精品路線,3個優秀項目。全年實現體彩銷售11.40億元。
全年共舉辦水馬、摩托艇公開賽、全國田徑錦標賽等23項全國性賽事、44項省級賽事、210項市級賽事,入選省體育品牌賽事名錄庫5項,品牌賽事居全省第三位。4名運動員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參賽東京奧運會。培養國家一級運動員33人,國家二級運動員165人,新注冊青少年運動員6498人,國際級裁判員5人,國家級裁判員36人。
根據5‰人口變動抽樣調查,年末常住人口533.7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4.6萬人。城鎮化率71.5%,比上年提高0.5個百分點。出生率5.9‰,死亡率6.4‰。
年末戶籍總戶數165.58萬戶,比上年增加1.57萬戶。戶籍人口446.85萬人,比上年減少0.79萬人。其中,男性221.91萬人,女性224.94萬人。
據居民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,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09元,比上年增長10.4%,兩年平均增長7.7%。其中,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01元,增長9.6%,兩年平均增長6.9%,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36元,增長10.2%,兩年平均增長8.6%。
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1.71,居全省第四位,比上年縮小0.01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0.43,比上年增加0.01。
表8 2021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
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7448元,比上年增長18.5%。其中,城鎮常住居民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分別為42766元、27471元,分別增長17.5%、18.7%。
年末全體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59.1平方米。其中,城鎮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53.6平方米,農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69.4平方米。
年末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66.2輛、計算機73.9臺、移動電話260.4部、熱水器103.4臺、洗衣機101.9臺、電冰箱(柜)112.8臺、彩色電視機197.8臺、空調233.8臺。城鎮常住居民恩格爾系數26.6%,比上年下降0.6個百分點,農村常住居民恩格爾系數29.9%,比上年下降0.3個百分點。
當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27.2萬人,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1.2萬人,城鎮登記失業率2.02%,比上年提高0.3個百分點。
年末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79.41萬人,比上年末增長1.7%?;攫B老保險參保人數368.93萬人,比上年末下降0.1%;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63.43萬人,增長2.3%。城鎮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36.87萬人,比上年末增長4.1%。
當年推出首款政府指導的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產品—“越惠?!?,全市參保人數306.8萬人,參保率達67%,分別居全省第二、第三位。
當年建成鄉鎮(街道)級居家養老中心16家。建設老年健康服務示范點10家。完成9個康養聯合體試點建設,2683戶生活困難老年人家庭完成適老化改造。
年末在冊低保對象38442人。其中,城鎮4989人,農村33453人。低保資金支出3.4億元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每人每月890元。全年救助臨時困難群眾6404人次,支出臨時救助金911.0萬元,分別比上年增長16.2%、51.2%。
福利彩票銷售8.90億元,比上年增長2.4%?;I集公益金0.75億元。公益金支出0.93億元,增長9.4%。
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穩步推進。年末青少年近視率為54.7%,比上年下降1.0個百分點。
當年棚戶區改造住房新開工1408套,基本建成3200套。完成城中村和城市舊住宅區拆遷(征收)14174戶、523.45萬平方米。10個鄉鎮(街道)成功創建美麗城鎮省級樣板。
年末有國家氣象觀測站5個,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398個。國內首家綜合性氣象博物館已正式對公眾開放。
全年平均氣溫18.7℃,比常年偏高1.3℃,創歷史最高紀錄。年日照時數1632.4小時,比常年偏少5.6%。年降水量1870.9毫米,比常年偏多29.0%,歷史第三多。
全年共完成國土綠化造林面積2.02萬畝,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面積6.85萬畝,新建省級森林城鎮3個,“一村萬樹”示范村23個。在省內率先實現永久基本農田保護“田長制”全市域覆蓋。
完成水利建設投資47.5億元。水利工程年供水量17.48億立方米,比上年增長0.8%。年末已有水庫554座,水庫總容量15.47億立方米。深化農村飲用水達標提質工作,改善受益人口6.5萬人,建成省級規范水廠4座,農村飲用水水質合格率97.4%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1.27平方公里。
全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.50??諝赓|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3.4%,比上年提高2.1個百分點。PM2.5濃度27微克/立方米,下降6.9%。
全市11個國控斷面均達到年度目標要求,Ⅰ-Ⅲ類水比例為100%;25個省控斷面Ⅰ-Ⅲ類水比例、功能區達標率均為100%;128個市級考核斷面Ⅰ-Ⅲ類水比例、功能區達標率均為100%;交接斷面考核保持優秀;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%。
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成效。上虞區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“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”,柯橋區被省政府命名為“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”。
年末全市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9.7%,城鄉生活垃圾總量降幅達到5.0%。城鎮資源化利用率100%,城鎮回收利用率60.4%,城鎮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%。
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能耗總量比上年增長7.6%,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7.1%。其中八大高耗能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.6%。
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69起、死亡57人,分別比上年下降5.5%、增長3.6%。發生3起較大生產安全事故。
注釋:
[1]本公報所列2021年各項數據為年度初步統計數據。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,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。
[2]地區生產總值(GDP)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,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。
[3]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速按可比價計算。農作物播種面積及主要農產品產量使用全面農業統計數據。
[4]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具體包括印度、俄羅斯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亞、伊朗、泰國、土耳其、巴基斯坦、馬來西亞、波蘭、菲律賓、沙特阿拉伯等64個國家。
[5]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法人工業企業。
[6]限額以上批發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法人單位。
[7]限額以上零售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法人單位。
[8]限額以上住宿業、餐飲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法人單位。
[9]各類生產經營性事故包括工礦商貿企業、道路運輸、水上運輸、漁業船舶、鐵路運輸、農業機械、海上交通事故。
[10]2021年充電量數據為紹興電力投資的站樁和充電量口徑,包含主業、集體、電動汽車三類投資,不含其他社會企業投資建設的量。
資料來源:
本公報中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;新增城鎮就業、登記失業率、社會養老保障數據來自市人力社保局;醫療保障數據來自市醫保局;糧食生產功能區、農業龍頭企業、低收入農戶、綠色食品等數據來自市農業農村局;市場主體、商品交易實體市場和交易額數據、專利等數據來自市市場監管局;貨物進出口總額、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進出口額來自紹興海關;產品進出口、服務貿易進出口、國外經濟合作、網絡零售額等數據來自市商務局;利用外資數據來自市招商投資促進中心;公路里程、貨物周轉量、旅客周轉量等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局;戶籍人口、機動車保有量等數據來自市公安局;郵政業務數據來自市郵政局;電話用戶、互聯網用戶等數據來自電信紹興分公司、移動紹興分公司、聯通紹興分公司;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、博物館、藝術表演團體、廣播、電視、旅游等數據來自市文廣旅游局;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人民銀行紹興分行;上市公司數據來自市金融辦;保險業數據來自紹興銀保監分局;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;企業技術中心、高新技術企業等數據來自市科技局;衛生等數據來自市衛健委;體育、體育彩票數據來自市體育局;低保、社會服務和救助、福利彩票數據來自市民政局;水資源、水利建設投資數據來自市水利局;耕地面積、森林資源等數據來自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;氣象數據來自市氣象局;環境監測數據來自市生態環境局;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數據來自市建設局;各類事故發生起數、死亡人數來自市應急管理局;生活垃圾、城鎮資源化利用率等數據來自市綜合執法局;價格、城鄉居民收支、家庭耐用品擁有量等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紹興調查隊;其他數據均來自于市統計局。
作者:紹興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紹興調查隊編輯:黃靖芳